HAD 401-02 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1997)

ID

5143729BAB90461989896DB4A1022D54

文件大小(MB)

1.38

页数:

4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1914,(HAD401/02),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1997年1月16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导则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1引 言,1.1 目的,1.1.1 本安全导则的目的是给出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浜统的设计指导,指出应该满足的设计目标和系统要求,并提供设备设计建议,1-1.2本安全导则需与其他有关核电厂安全运行、环境保护、藕射防护以.,及废物管理的核安全法规和安全导则一同使用,1.2 范围,1-2.1本安全导则适用于压水堆、沸水堆、气冷堆和重水堆等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规定了废气、废液及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建造和性能要求,还给出了厂内废物贮存和运输的规定,1-2.2本导则米涉及用于核电厂大像或退役的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及乏,燃料贮存设施的设.计,也不涉及事故条件下与限制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的设计.,内容,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HAD401/02) 1915,2设计目标,2.1 安全目标,2 . V1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应遵守由国冢核安全部门确定的核电,厂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年排放量及排放浓度限值,2 .1.2对公众和核电厂工作人员的福射照射应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ALARA)的水平,个人剂量当量不得超过国家核安全部门规定的相应限值,2-1-3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处理和包装方式的选择,应保证,最终的废物包装体满足国家核安全部门规定的废物厂外运输、贮存或处置的要,求. ’,2-1-4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造应与核电厂非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分开。 ,21.5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可能引起重大风险的单个事件,(包括运行人员的误操作)的后果,2-2性能目标,去⑧1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应能及时收集、处理、包装和贮存废物以避免,对核电厂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2.2-2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应有足够的能力贮存和处理核电厂正常运行,和预计运行事件工况时产生的废物,2.2-3应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使处理后的物料在核电厂内复用,2.2-4应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对废物进行减容处理。 ?,2. 2-5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应在正常运行和颈计运行事件工况下有足够,的可靠性。 ,2.2.6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尽量减少二次放射性废物的量,2.2-7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便于将来退役。 ,.,2-2-8虽然不在本导则的范围之内,但在核电厂的设计和运行中,应尽量,减少原始废物的产生量,1916 放射性废物管理系列,2-3运行目标,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应按照安全导则HAD4Q1/01《核电厂放射性排出流和,废物的管理》中规定的运行目标进行设计。 ,. .3系统要求,3-1规范要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核安全法规HAF401《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规定》和安全导则HAD1Q2/12《核电厂粗射防护设计》、HAD103/04《核,电厂运行期闾的朝射防护2 R H?.D401/01《核电厂放黄性排出潴和废物的管,现力的要求.,3-2工艺要求,3.2J废物分类,放射性废物有不同的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并且它们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和,活度变化范围很大,设计中应对各种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以便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流、处理和处置。在进行废物分类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物理形态,(2)化学组成,(3)放射性核素的组成和浓度(或比活度),■ . (4)处理方法,(5)产生地点,考虑到废物的物理形态,通常将其分为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热中子反应,堆版射性废物的主要来源列于附录I.附录中所列的放射性废物的来源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热中子反应堆核电厂,3. 2-1-1废气可根据其放射性核索组成或化学组成进一步分类,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废气的处理可能产生二次固体废物,3.2-1.2废液可根据其放射性核素和化学组成进一步分类,以便选择合适,接电厂放射性废物管理系统的设计(HAD4O1/O2) 1917,的处理方法。废液的化学特性是选择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例如,当有洗涤剂、,有机物、高浓诙溶解盐或强腐蚀性物质存在时,可能需要专门的处理。废液的处,理可能产生二次固体废物,3- 2-1. 3固体废物通常分为湿废物和干废物,干废物可进一步分类为可压,缩、不可压缩以及可燃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可能产生二次废气、废液以及固体,废物.,3.2 2废物分流,3. 2- 2-1应按不同的处理路线将放射性废物分流到相应的收集点。废物的,分流应尽量靠近废物产生地点,3.2;2-2对于易燃、自燃及腐蚀性的废物应给予专门考虑,3.2:3工艺流程,能满足本安全导则目标的设备组合可有多种。设备组合的优化应重点放在,工艺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性而不是单一设备上。附件】图1一5是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及气冷堆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和废液管理系统的实例。图6是一个通用固,体废物债理系统的实例.图7是一个通用的废物减容系统的实例。图6和图7可,部分用于压水堆、涕水堆、重水堆及气冷堆核电厂。其他能够满足本安全导则而,又未有图1至图7中给出的设备组合也可以采用,33系统设计与建造,>■',34-1抗意设计要求,13*11加压贮存衰变废气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连接这些设备的管道、,阀门以及安装这些设备的设备间应能承受运行基准地震的影响。常压活性炭滞,留衰变废气处理系统和氢氧复合废气处理系统的主要设备的支撑件以及安装这,些设备的设备间应能承受运行基准地震的影响.,3.3-12废液处理系统、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和废物减容系统设备的设计不,需要考虑抗It因素,但安装放射性废液槽或泥浆槽的场所……

……